對號入座:ERP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
近年來,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深化與競爭的日趨激烈,適時導入企業資源管理系統(ERP),全面整合銷售、采購、生產、成本、庫存、分銷、運輸、財務、人才等資源,實現最佳資源組合,取得最佳效益,已成為中小企業管理升級的焦點。
一、對老板的好處
1.隨時可以由系統中的資料掌握公司的營運狀況。
2.建立公司的管理體系及運作規范,由系統管理公司運作。
3.建立公司營運的數據庫,累積公司的管理經驗知識,不會因人員異動而流失。
4.由系統信息的整合,可以提升公司的反應速度,不需由人力統計,可減少錯誤,節省人力。
5.由系統提供的大量運算功能,可以加強公司的生產彈性,提高接單能力。
6.系統可以整合各單位的資料,可以隨時結算,了解公司目前營運成本。
7.系統符合財稅法規,可能達成內稽內控的目標。
8.系統符合上市上柜的規范,可以協助公司上市上柜作業。
9.系統可以反映各項異常狀況,且提供相關資料,方便解決問題。
10.系統可以提供電子簽核及工作流程之功能,可達成無紙化目標。
11.系統可以遠程聯線操作查詢,方便跨國管理,不受地區限制。
12.系統可以作資金的管理,提高資金運作的效益。
二、對部門經理的好處
1.隨時查詢公司所有原物料采購單價波動情況,并依據市場行情做出應對。
2.可對供貨商在某個時段的采購總金額進行分析,根據有效的數字金額同大宗原物料供貨商協商折扣事宜。
3.銷售部分,可按照一定時間內的銷售金額,對客戶進行劃分。確定**客戶。
4.對客戶訂單進行分析,針對出貨商品的訂單量做出趨勢圖??芍攸c管控。對其成本分析,并盡可能降低其銷貨成本,從而增加利潤。并可對商品銷售作出預測。
5.對庫存異常及存貨呆料情況進行分析,制定相應處理規劃。并將信息反饋至各相關部門。從而使庫存最優化。
6.對項目部分可做到項目稽控,對其項目損益做出分析。評估其可行性。
7.對全年費用部分可進行預算,爾后與實際發生相比較,對差異部分進行分析,制定相應策略。
8.可對采購單價進行電子簽核管控,使采購人員在下采購訂單時必須使用主管簽核的采購單價。
9.針對應收帳款部分,系統以帳齡的長短體現,可實時迅速了解應收帳款的情況. 進行追蹤。
10.對業務人員的銷售業績進行統計分析,制定相應獎懲機制。更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積極性,為公司創造更大的效益。
11.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報廢情況及時了解,對報廢出現異常的工單進行分析,制定相應策略。
12.對經營能力,財務結構,獲利能力進行分析,針對各個異常系數部分分析。
13.在運用工作流消息管理過程中,及時迅速了解采購訂單延遲,銷貨訂單延遲情況,對異常部分作出相應調整。
三、對物控﹑生管的好處
1.可及時掌握銷售訂單訂購量、出貨量未交量及客戶需求日期。
2.可隨時掌控材料的采購到貨狀況。
3.可隨時掌握材料產品庫存狀況﹑及時作出生產,出貨安排。
4.對客戶需求進行交期預測分析和用料分析,從而確定產能﹑材料能否達成客戶的需求﹑快速反饋信息給業務。
5.通過產品主計劃,可一次將成品﹑半成品工令開單,減少工作量。
6.物料需求可將生產當前產品所需材料的庫存﹑已分配﹑在途數量及預計庫存﹑缺料數一一列出,由物控查核,并可直接將其轉入采購系統,產生采購訂單。
7.開立制令單的同時,可知曉每種材料的庫存﹑已分配及可領料數量。
8.可設定派工單完工計劃,并可通過<<訂單生產排程>>查詢計劃完狀況,從而進行生產調控。
9.加工中心生產排程,可隨時掌控各種資源的超短荷情況,從而做出相應的調配。
10.加工中心績效分析,可了解加工中心的實際耗用工時及生產效率﹑良品率﹑不良品率等。
11.產品主計劃進度追蹤表,可按銷售訂單查詢到生產安排情況﹑已領料套數﹑未領料套數及入庫數量。
12.制令單進度和訂單進度隨時反映。
13.生產線在制品移轉管制及每站投入﹑產出﹑在制分析。
14.移轉入庫超量控制及入庫時間管制。
15.逾期未完工制令單資料追蹤表﹐可及時對逾期制令單作出處理。
16.超領料限制及補料程序管制。
四、對品管的好處
1.使用品管作業使整個運作流程,更合理化﹑完整化。
2.對于進料方面的記錄更加完整化,便于追溯﹑分析及后續的改善。
3.能夠對于整個生產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,以便于后續的分析及改善。
4.能夠統一分析供貨商為我們提供料件的好與壞,以便于作業相應的調整。
5.能夠集中分析公司內部所生產的產品需要進行解決的環節。
6.能夠取消大量的手工檢驗報告,提高效率,減少不必要的人為錯誤。
7.多個環節的品管作業,能夠對產品進行多重認證,減少后續不必要的重復作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