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功能概述
業務流程重組(BPR)建立標準事務處理流程,提高流程控制能力,優化企業生產過程
2.重點解決問題
3.1建立一套完整的編碼體系
通過建立完整的編碼體系,讓編碼貫通于整個業務流程,打通信息在各部門流轉的脈絡;各類編碼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,什么時候生成,什么時候失效,在哪些部門流轉;編碼并不只是一個獨立的編號,編碼結合關系型數據庫,將所有的業務數據串聯起來,方便信息連貫查詢;一些關鍵編碼將結合條碼技術,通過掃描,加快數據流轉速度和減少出錯機率。
3.2建立企業門戶EIP
統一系統集成,數據一次輸入,全程分享,實現銷售訂單全程跟蹤,包括:下單、審批、核價、報交期、配棉、主計劃、車間計劃、工序生產和產量、質量測試、稱重裝箱、入庫、計劃組貨、出貨、回款以及客戶投訴等。通過建立企業門戶EIP,提供和客戶進行及時交流的電子平臺??蛻裟芗皶r了解自己的訂單生產進度情況,提前安排計劃;對有質量問題的訂單紗批進行投訴,查看企業處理結果。
3.3提升生產現場工作效率
采用Pad、移動手持進行數據采集、現場盤點,減少員工的工作量,提升工作效率。采用透明的產量和效率與工人工資掛鉤,形成良性競爭,提升工人工作積極性。采用ERP和單錠監控系統、機聯網系統的無縫銜接,同時采用現場電子看板,提升現場生產管理控制能力,減少工人工作量,減少人工成本,提升生產效率。
3.4建立工藝標準化體系
配棉工藝和機型工藝是企業的寶貴財富,建立工藝的標準化體系,固化到ERP系統中,不會因關鍵員工的流失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。
建立標準配棉工藝和標準機型工藝版本制,可以清晰明了的知曉工藝的版本變化情況,以便追蹤工藝變化。
3.5提升倉儲物資管理水平
采用架位管理思想來管理原棉、原紗的入庫、庫存和出庫,對貨品按分類進行分區域存放,提升管理效率。采用Pad、平板電腦或手持終端的移動辦公模式,結合架位進行倉儲的入庫、庫存和出庫,提高現場倉儲人員的辦公效率,較少甚至杜絕錯誤的發生。把月底盤點分解到日常的管理中,減少盤點的時間,提高盤點效率,減少因盤點而對生產造成的影響。
3.6 建立損耗計算體系
原料成本在紡紗企業中占據了總成本約60-70%左右,原料的使用是否合理,是通過損耗體現出來。建立一個完整的損耗計算體系是非常重要且刻不容緩。根據以往的經驗,總結出品種在不同成品量、不同工序的損耗百分比,建立起完整的品種損耗體系;再結合當前和以后的生產結果,通過各工序產成品的計算,以及通過ERP提供各種數據統計和分析,幫助技術人員建立和不斷完善損耗計算體系。
3.7依托數據進行科學決策
ERP 除了滿足企業日常的工作和生產管理外,最重要的是要根據歷史數據進行數據分析,為管理層提供決策的依據。依據銷售訂單數據、生產數據、回款情況,分析出最有價值的客戶和最有價值的品種;依據原棉采購數據,分析統計采購單價、數量趨勢。依據原棉質量數據,分析統計供應商、區域質量分布;依據配棉工藝和機型工藝,結合前紡條子和成紗測試質量指標,分析配棉工藝和機型工藝;依據品種制成率,分析各工序損耗系數是否合理,以及進行適當調整;依據物資倉儲數據,分析物品貨齡,避免過期報廢物料;依據各工序品種產量,分析車間產能情況,合理安排車間生產調度;依據設備保養運行情況和設備維修后運行情況,分析保全人員技能提升空間,制定培訓計劃。